摩托車發展至今超過一百年的歷史當中,引擎是最常被討論的一個話題,但是一部車如果少了設計良好的車架,即使擁有再好的引擎也很難發揮出應有性能。而談到了車架,在當今車壇上最具傳奇色彩的,無疑是上個世紀50年代誕生於英國的Norton Featherbed!
車壇上有許多異種移植的成功範例,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且經典的,就是為Norton的車架移植上其他廠牌的引擎。例如當Norton車架在裝上Triumph的引擎後,它就會被稱為“Triton”,如果是裝上了Vincent的引擎,則會改以“Norvin”稱之,其他還包含了結合BSA引擎的“Norbsa”、Honda引擎的“Honton”,甚至還有Harley-Davidson的“Harton”或“Norley”以及Indian的“Nordian”等。
但是大家是否注意到,上述這些讓人看了瞠目結舌的Hybrid手法,其實都存在著一個共通的交集,那就是這些車所使用的車架都是源自於Norton的同一架構,為什麼會如此?因為這就是Norton既傳奇又經典的Featherbed車架厲害之處!
英國車在上個世紀曾經稱霸過很長一段時間,尤其是30到60年代的賽場幾乎都是由英國車統治。Norton著名的Featherbed車架也正是誕生於50年代,而且當Featherbed被Norton導入至名為Manx的一系列賽車上後,從此也為Norton開創出戰無不克的地位。究竟Featherbed是一個什麼樣的車架?它的厲害之處又是什麼?
資深車迷們一定知道,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以前摩托車的後軸並沒有懸吊設計,這也就是在美式改裝中經常出現的硬尾車架。早期的摩托車都是在座墊底下配上彈簧來吸收震動,但是隨著賽車的速度越來越快,沒有後懸吊的車架在高速時的穩定性卻越來越差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身兼賽車手與工程師的Rex McCandless和Cromie McCandless這兩位兄弟,便在1949年設計出配有後懸吊的車架,這也就是後來被Norton發揚光大的Feaherbed原型!
在50年代以前摩托車的車架都是採用非常簡單的設計,但是McCandless兄弟所設計的車架卻有著當時創新的雙環抱結構,再加上後軸多了可以有效吸震的減震筒與搖臂,因此當Norton將這個概念運用到征戰曼島的TT賽車上時,自此也為Norton在賽場上迎來一連串的勝利!
當雙環抱結構車架與搖臂在車壇上問世後,許多車廠也紛紛仿效Norton來為自家車架進行改良,而身為開山老祖的Norton,當然也抓住這個大好機會為自家產品宣傳。於是從60年代開始,Norton就陸續為旗下一系列車款導入了Featherbed的概念,並大力以Manx在賽場上獲得的勝利作為宣傳口號。至於Featherbed這一稱號又是怎麼來的?答案其實是源自一位騎乘Manx抱回獎盃的賽車手所說的話:「跨上它就像是躺在羽絨床上一樣自在!」。
McCandless兄弟在1949年率先設計出具有後懸吊的車架後,這個概念又輾轉經由Reynolds被導入量產階段,但是這個時期除了Norton之外,在曼島TT賽事中廝殺同樣激烈的Triumph與BSA,其實也曾經使用過Featherbed車架,不過因爲Norton到了60年代便為Featherbed申請了專利,所以也讓其他車廠無法再繼續使用。而許多車隊在賽場上沒有更好的車架能夠使用之下,於是便有人想出了奇招,將Featherbed裝上了其他廠牌的引擎,最先問世的就是Triumph,這也就是世上第一部誕生於賽道上的Triton!
在Norton陣營裡,Featherbed最初只被使用在單缸引擎的350和500cc Manx上,但是當排氣量增大至650而且是雙缸引擎的Triton出現後,一場Hybrid大戰也就從此展開。畢竟早年在速度競爭的世界裡,排氣量就是決定一切的關鍵,所以當你選擇了650cc引擎,我就來個更強的750cc,接著連850、900、1000也都紛紛出爐。
Featherbed問世後,環抱式設計就成了各車廠在設計車架時的重要準則,因此Featherbed也無疑在當今車壇上奠下了無可取代的價值。雖然在時代進步之下,如今如以鉻鉬鋼管製作或採用鋁合金單體結構的車架,在重量和剛性上必然都會有更好的表現,但是在古董車領域,即使是拼湊而來的Triton或Norvin,至今仍舊有著極為崇高的地位。而在改裝圈亦可見到不少以Featherbed來結合其他引擎的亮眼作品,坊間甚至還有人刻意製作出復刻版Featherbed車架販售。
為何一個誕生於七十年前的車架,到了今日依舊深獲青睞?因爲在某些層面,Featherbed所象徵的意義已不再是性能,而是昇華成一種經典!
Comments